《塑胶工业》采访-谭博士
  • 发布日期:2025-08-07 15:59:13
  • 阅读数:91

如何從家族式管理邁向企業管理?


—專訪雅琪集團創始人譚炳立博士


譚博士說︰一個創業式的公司轉向企業化管理,是非常艱巨的步伐,要有天時、地利、人和+主導人的心理質素才可扭轉乾坤。1. 天時 – 你的產品有沒有前景;2. 地利 – 你的產品市場有多少優勢,產品能否持續發展,有多少資金支持;3. 人和 – 評估自己團隊素質,如何對老骨幹員工共同步伐一致,自己還有多少精力,有沒有好的接班人;4. 進入企業管理軌道初期,主導人好像進入十字路口,心理不平衡,感覺失去一言堂習慣,又會失去呼風喚雨習慣,他過去大範圍管核變成一點YES or NO,他會感覺寂寞,好像失去一切權力,又擔心不成功,有空虛失落感,這是常見創業者公司轉型心態,由創業型公司提升企業管理,必須有勇氣、有智慧、有堅持,又俱備天時、地利、人和條件,與心理準備,才能有成功的勝算,否則按兵不動還是上策。


雅琪集團總部設於香港,占地二萬五千平方尺,是集團總體發展規劃及國際市場拓展中心。位於中國深圳的吹瓶生産工廠,占地十二萬平方尺,員工五百多名,可提供二十四小時連續生産服務。設於廣東開平的雅琪工業園、占地二百多畝,作爲吹瓶機械、吹瓶模具、精密注塑模具及吹塑産品的研發和綜合性製造基地,現有員工一千多名。


要建立企業管理制度,先還是要從人選入手。從美國華盛頓大學學成歸來的長子譚銘康(SIMON)成爲譚博士實施改革的初選人物。


“他是年輕的一代,與老員工關係不深,沒有包袱,又接受過西方的教育,攻讀企業管理學科,因此他是很合適的人選。”譚博士說。


但譚博士並非一開始就讓譚銘康坐上總經理的高位,2003年學成歸來,讓兒子在公司由底層開始鍛煉,是熟悉公司上下階層管理運作的一個必經階段。


現代企業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不離權責分明,系統、數據結合,雅琪過去的管理人員都是從公司底層提升的技術人員,因此留下不少後遺症有些人員雖然技術很好,但對管理經驗不足,還加上感情用事,自保山頭,部門協調欠佳,導致公司長期管理運作欠順。


現在我們的改革是將技術與管理分兩個層次,技術人員專責技術,從外引聘有學術性有經驗的專業人士來負責管理。


“在轉變過程中需要付出很大的財力、人力、精神等,過不了這一關,很難進入企業管理軌道。”譚博士對雅琪集團改革管理充滿信心,堅定和執著,他還說韓國過去家族企業改革是一個鮮明例子,現在很成功與本人改革思維不約而同。


雅琪集團位於香港的總部同時也是雅琪開拓國際市場的中心,多年來海外經濟衰退衝擊下,雅琪海外市場雖有影響﹐以前公司産品60%出口到國外,40%在國內市場上銷售,但近年形勢剛好相反,60%都在國內銷售,僅有四成的出口。譚博士說︰他深信「每日做好你自己,成果終會回報你」的信念,長期為自己產品改良和技術提升,碰上歐美經濟不景氣,訂單不繼之際,又有掘起的中國市場補上,在這樣全球經濟衰退中,雅琪集團沒有影響,也因每日做好自己,武裝好自己,碰上逆景,仍能安然避過,難能可貴的訂單沒有減少,還逆流而上。


技術的變革

除了管理上的變革,在技術上不斷創新,不斷研發,緊貼潮流,為用戶提升市場競爭力,為市場產品質量提升。雅琪為著保持行業領導地位,每年投入研發經費達千多萬元,公司研發人員來自世界各地精英。今年五月在廣州舉行的雅式展上,雅琪將展出型號爲LIN-90-TSI高速吹瓶機,25公升工業容器,只需30秒完成一個,比起舊式機90秒一個提升產量200%。這也是繼去年雅式展上雅琪推出全電式吹塑機以來,又一次推出全新設計,全自動快速工業容器吹塑機械,即場示範,歡迎尊貴用戶親臨指導。


譚博士不只對自己的事業做好,還經常參與中港兩地社會公職,回報自己之餘,不忘回饋社會,不愧為成功的工業家。


多謝譚博士給我寶貴的訪問時間,還要多謝你送給我的哲學篇,我會回去好好拜讀。謝謝!


記者︰彭勇珍